健身 养生 怡情 益智

“健康朗读”新理念和训练方法

通过发声训练,改善身体条件,缓解和发声相关的职业病、慢性病。

远方之声朗诵俱乐部介绍


   2018年在北京创办了“远方之声朗诵俱乐部”,旨在推广朗诵艺术。根据自己几十年媒体和医院工作经验,在艺术家和医学专家的指导下,确立了以“全民健身”的思路进行朗诵培训,以“健身、养生、怡情、益智”为培训宗旨,创造性的提出了“健康朗读”的新理念和训练方法,根据与导师的共同研究和总结多年经验,结合晚清著名学者曾国藩“声音鉴”的观点,归纳了简便、易行、高效的“语音健康发声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国内各种朗诵组织、朗诵活动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各种类型的朗诵比赛、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各类人群的生活内容,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过于注重表演而忽视基础训练,朗诵爱好者缺少和语音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现行播音主持专业教材中对于语音嗓音认识的差距和嗓音训练的误区等,导致很多人、包括少年儿童在变声期之前长期大声朗读、过于用嗓而出现难以恢复的声音嘶哑、气血两虚甚至发声系统病变的现象。

       

      远方老师认为,目前对朗诵一词的解释,都是局限在艺术效果的表面概念,但朗诵从本质上讲,和运动系统的体育运动一样,是呼吸系统及相关器官的体育运动。学习朗诵,正确的方法和方向能使人受益,一切脱离身体素质训练、追求表面效果的朗诵都是不科学的,错误的方法是有害的。八十多年前国际上成立了运动医学学会,四十年前中国加入国际运动医学会,运动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在语音运动方面的医学研究,在目前的语音艺术和医学相关学科中,确实不完善或者可以说是空白,人的声音训练不仅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认知,而是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相互影响的。使用好自己的发声系统,合理训练、调整发声及相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应该像做饭、化妆、骑车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技能。“语音健康发声法”解决了腹式呼吸、丹田动作、声带、喉咙和口腔功能等训练和掌握的诸多问题,两年来参加训练的学员身体、精神、语音状态的好转,充分说明了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远方老师在现场教学中,能立竿见影地指导学员瞬间改善声音面貌。有的学员训练两个月消除了声带息肉,有的教师岗位学员长时间讲课不疲劳了,老年人改善了睡眠,年轻人减轻了体重,很多学员颈椎病、痛经、失眠、消化不良、慢性鼻炎咽炎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在这个从根本上全面改变说话习惯的过程中,朗诵水平也自然明显提高。远方老师认为,即使从艺术角度讲朗诵,更是语音艺术的最高层次,对声音表现力的要求,远远高于播音、表演对语音的要求,老艺术家高超的朗诵境界都是因为毕生工作和艺术经历的沉淀而具备了深厚的功底,目前那些自我陶醉式的朗诵都是缺少正确训练的结果。



机构成立以来,做了以下工作:

一,2019年健康朗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

    2018年6月,举办健康朗读第一届朗诵研讨会,提出了“健身、养生、怡情、益智”的训练宗旨。邀请部分老一辈艺术家、著名作家诗人出席。



     

     2018年12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019年健康朗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北京卫视、央视网、人民网等媒体作了新闻报道。







二、“从原点出发”全国巡回讲座

     “从原点出发”是全国推广活动的主题词,原因有两个,巡回讲座第一站从泾阳开始,二是,提示广大朗诵爱好者从语音生理的源头开始理解朗诵。

      一年内,在成都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济南山东省中心、南京金陵图书馆进行了面向社会的推广讲座。每场观众300—500人,当地省电视台新闻节目均作报道。







三、名家高级研修班

      一年内在成都、兰州、济南、西安、吉林、北京举办六次高级研修班,本系统会员参加,每期限定20人。聘请北京人艺副院长严燕生、央广播音艺术家雅坤、陆洋、黎江做培训导师。







四、朗诵之旅

    通过朗诵之旅活动,组织本系统会员增进联系和交流,旅途中贯穿朗诵辅导,和所到目的地的朗诵协会、各类朗诵团等朗诵组织联合活动,扩大影响,一年内走了北京---乌鲁木齐,北戴河、张家界、延安四条线路。







五、扶贫活动

     对贫困地区的公益活动是我们的常态工作,一年做过一次,湖南慈利县白龙乡村留守儿童赠书、辅导。







六、全国教师行业健康朗读培训

     教师行业是最需要语音培训的群体,我们在北京和辽宁瓦房店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做了两期教师培训,每期一周时间,对老师进行发声方法的指导。